新聞
Solana總市值超越穩定幣USDC,躍居第六位

【丫丫港股圈】阿裏率先把漲幅跌完了

在市場一起經歷一波大漲之後,阿裏幾乎是最快把漲幅跌完的大網路公司。


圖片


市場對阿裏為何如此悲觀?


一、壟斷讓人迷失


以電商份額來看阿裏的巔峯,大概是2013-2014年,市佔率達到了80%以上。Pi browser而後隨著中國電商規模快速擴大,雖然阿裏規模也在快速成長,但市佔率開始持續下滑。


在拚多多成立兩年,也就2017年,阿裏份額跌到70%,但依舊還是壟斷地位,還沒察覺到世界正在悄悄地改變。


圖片


或許是因為中國流量最高的騰訊一直在電商上失利,同時京東也不足為奇,阿裏覺得電商天下已定。阿裏開始出擊各領域,把騰訊當作最大的生態競爭對手。


而大概也是2013年左右,阿裏和騰訊開始在各自的領域內互相封鎖,在整個生態裡針鋒相對的競爭,就這麼持續多年。這兩年恰好就是阿裏市佔有率的轉折。


騰訊阿裏大戰,騰訊沒事,阿裏卻被偷家了。以太幣詐騙ptt阿裏從騰訊身上回過神的來的時候,電商裡不僅長出了拚多多,抖音快手美團都來分蛋糕。


騰訊是非常警覺的,如果有人沾染社交,它是一定要盯緊的。但是拚多多這樣從下沉市場長起來的,幾乎長在了阿裏的盲點,完全是新的一套電商邏輯。以阿裏多年的電商經驗來看,這最多就是小打小鬧,電商哪有這麼好做,騰訊都做不起來。而且他們很難相信有人對中國電商和市場的理解在他們之上。


沒想到拚多多成了,速度還特別快,快到阿裏這些「五環內」的精英,還沒看懂,拚多多就打到臉上來了,2019年拚多多開始出百億補貼打入阿裏的領域。


阿裏原本的初心是很好的,“天下沒有難成的生意”,但是隨著原來的機製發展,逐漸變成,早期進駐的店舖或者本身有名的品牌,交了推廣費其生意更好成了,現金買usdt而新興的生意沒錢打廣告沒流量就更難成了。


行進路線有點偏離原來的初心,但是這樣的模式阿裏可以收到大筆的廣告費,所以似乎也沒有那麼放在心上,畢竟沒有對手。


拚多多幾乎是阿裏的反向邏輯,以使用者為核心,給品牌以外的新人白牌機會,聚攏大量的下沉人羣,以演算法做流量分送。每一點都不一樣。


正因為路線不一樣,早期的拚多多完全專注自身。而彼時阿裏像是精力旺盛,四處出擊,誰都不放在眼裡,喜歡什麼公司就買。


真正專注自身的公司,大多潛力非凡。四處競爭,覺得自己很牛的,往往潰於蟻穴。


眼睜睜看拚多多崛起,再到2020年抖音開始當電商,阿裏已經毫無辦法。原來來電商也沒有那麼難,sol幣是什麼?於是2021年美團也加入了。未來還有騰訊的視頻號碼可能也要分一杯羹。過去騰訊電商總做的不行,現在有抖音快手的作業可以直接抄,總不能還抄不明白。


現在幾個大網路平臺都在來搶阿裏的飯碗,大家對於這個昔日龍頭自然悲觀。


圖片


商家有了更多的選擇,淘天的TR在21年達到4.11%後開始下降,23年淘天TR為3.96%,被拚多多4.44%反超。


圖片


至於其他業務,最近的財報就阿裏雲的營收成長提速、利潤率也在改善,表現還不錯。


國際電商雖然成長速度不錯達到29%,但是成長幾季都在下滑,最新季度虧損達到29億。菜鳥的跨境物流是苦生意。本地生活成長不如市場預期,但持續減虧。更其他的業務包括大文娛,也都在為減虧而努力。


圖片


目前阿裏巴巴除了淘天和雲端運算貢獻利潤,其他基本上不貢獻正向現金流。而其中淘天依舊是ada值得買嗎那麵承重牆。


圖片


稍微展望一下市場的擔憂:


1.電商競爭格局惡化。拚多多、抖音、快手可能將對阿裏國內電商主業GMV市佔率產生進一步擠壓;

2.經濟疲軟,加上阿裏巴巴競爭投入力度加大,各項費用率提升,拖累利潤率。

3.國際電商發展,有地緣政治風險,業務擴張受阻

4.非核心業務的減虧速度較慢,依舊拖累


圖片


現在是阿裏最艱難的時刻嗎?說不準。未來也有可能更艱難。


不過好在阿裏賺的錢是真的,願意加大回購和分紅,至少在股價上回報支撐還可以。


圖片


截至9月的季度內阿裏再次回購了總額41億美元的股份,較上半年季度平均稍有下降。到2027年3月前還有220億美元的回購額度。


圖片


股價低就多回購,股價漲了就少回購。即使以40億美元一個季度,目前2000億美元市值,一年回報率超過8%,另外還有一點分紅。整體可能落在10%左右。


二、策略調整,回歸自身


人隻有被現實狠狠擊打後,才會反思。


阿裏市值兩度被拚多多反超,整個阿裏開始震動。


馬雲內網發文反思,管理階層大變革,阿裏分拆淘天加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的“1+6+N”,提升各自的獨立性和效率。吳泳銘出任阿裏CEO,同時兼任淘天集團董事長。


近幾年阿裏也不斷理解拚多多,學習拚多多。從商家端,轉向用戶為先;學習低價策略,常態大促;更多地利用演算法推薦,降低搜尋的佔比;甚至也學習了僅退款等等。


低價與下沉,以及用戶為先的策略,讓淘寶的DAU還能持續保持優勢與成長。


圖片


不過雖然學習拚多多,阿裏並沒有成為拚多多,因為阿裏有自己的優勢,不能輕易丟棄。


1、淘天擁有龐大的用戶羣體,使用者質量和消費能力位居首位。據久謙中臺,淘天截至24年7月,MAU和DAU達到8.88/4.47億,高於京東5.72/1.10億,拚多多則為9.67/4.34億。此外,據我們測算,FY24淘天使用者ARPU達到8500+元,顯著高於京東和拚多多。

2.商品豐富度:阿裏的商品種類與SKU數量優於其他平臺。

3.品質保障:阿裏擁有豐富的品牌資源,天貓在使用者中具備好品質的心智。

4.阿裏的生態廣泛,使88VIP黏性很高,續約率超過90%。 88VIP會員購買的商品類別約為其他用戶5倍。中產階級家庭中88VIP會員的消費額比非88VIP高出4倍;00後中會員消費額是非會員的6倍。


圖片


低價優先的策略對阿裏並不合適,隻是短期的競爭和經濟下行的影響,不得不去做。拚低價相當於要阿裏逐漸放棄自己擁有的長項,產品品質與豐富度。


我不太認為國內應該是一個電商能贏家通喫,畢竟中國市場太大了,且人口結構非常不均衡,需求可以完全不同。同時把「五環內」和「五環外」的需求都做到極致,難度還是挺大的。


所以阿裏也不要想著攔著拚多多,抖音,想跟它們競爭,想一個人喫下所有的份額。還是結合自身的優勢做好自己的事,走差異化路線,找到自己合適的定位。


阿裏提出「用戶為先」策略,透過優化用戶體驗、提升商品品質和服務水準等方式,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。例如優化商家虛假發貨、延遲發貨、偏遠地區包郵難、618大促預售繁雜折扣淺等問題,並“引入新店鋪評分體係”、“優化'僅退款'政策”,通過提升商戶服務力、保障商家權益,輔以百億補貼、直播內容化等進一步提升使用者體驗。


圖片


比起拚多多的用戶為先,阿裏更傾向用戶和商家的中庸平衡。可能兩邊都沒有那麼極致,但可能就是兩邊都比較舒服的生態。


同時對於一些新品牌,創新商家給予更多的扶持,支持其不斷進行產品創新與升級,不斷拓寬拓深產品品類,找回「天下沒有難成的生意」的初心。淘天的「全站推」於8月正式對全體商家開放,可望提升廣告變現化率。也適閤中小商家上手經營、極簡拿量。


另外9月1日起,淘天開始增加基礎服務費(即傭金),抽取服務費=買家完成確認收貨成交額*0.6%,後續應該也會逐漸貢獻額外收入。


阿裏現在站在電商巔峯之戰的十字路口,是否能穩住龍頭地位可能就看近兩三年的操作了。


這時候阿裏召回最懂電商的蔣凡,這34歲就成為淘寶天貓雙料總裁、同年成為阿裏最年輕合夥人。幾年前就該是執棋者,兜兜轉轉還是他。


無論公司內部或產業對手,對這個80後的評價都較高。


蔣凡在淘寶天貓任職超過7年,其中有4年直接管理淘寶,主導參與了淘寶的移動轉型,「千人千麵」的推薦演算法。


三年前蔣凡接手的阿裏國際,雖然還在虧損,但是營收規模和成長速度都表現不錯。規模已經超越阿裏雲成為集團第二大板塊。


美團王興在2019年曾評價電商市場未來可能是黃錚和蔣凡兩個聰明人的較量,不過後來蔣凡被“髮配邊疆”,現在回來,黃錚卻退了。現在留給蔣凡的難度比以前更大了,這個聰明人會有什麼力挽狂瀾的手段嗎?是值得期待的。


結語


阿裏的電商市佔率是否能夠穩住對於市場的預期來說很重要。因為這直覺的體現了淘天的競爭力到底應該在什麼位置,應該給多少的估值才合適。


經濟的疲弱利於激烈低價競爭,但如果經濟好轉,對於商品品質的關注程度也會提升。


阿裏持續的內部調整,疊加蔣凡的回歸,外加不錯的股東回報,或許是值得跟進的。